
薯類收獲機能夠将埋在地表20厘米以上的紅薯以及馬鈴薯完整的挖掘出來,因為新鮮的薯類含水量比較高,比較脆嫩,薯類收獲機在設計時采用的是智能化的設計,使得該設備在使用時更加靈巧,大大降低了薯類的破損率,同時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薯類收獲機在設計時采用的是智能化的設計,使得該設備在使用時更加靈巧
1、在機組的田間作業中對機具提升和下降的操作,應使用力調節液壓手柄操作,處于工作狀态時應在力調節位置,這樣主要是保證機組在作業中拖拉機和機具之間有小範圍相對的浮動,在遇到地面不平和土壤比阻突然發生變化的瞬間,拖拉機和農具之間的上下運動在3-8厘米的範圍内是可變化的,不至于損壞機具。
2、薯類大多生長在地表以下20-35厘米的土壤中,其中一部分比較大的和長根類的最高深度可達到40-60厘米,機組作業負荷較大;有些薯類含水很高,非常嫩脆,容易斷裂破損,對機械化收獲作業的要求較高。因此,在田間作業中駕駛員對拖拉機的控制要保證盡量直線行駛,不要随意改變前進的方向。要保持直線穩定直線行駛,就要使作業中配套收獲機的阻力中心線處在拖拉機的中心線(或比較靠近),收獲機的縱軸與行駛方向一緻,否則,就會産生偏轉力矩,造成收獲機左右搖擺偏離前進的中心線,形成曲線行使,增加機組工作阻力,影響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
3、機組在田間作業中經常要遇到調頭、翻越田埂、地塊轉移等。薯類大多生長在地表下20-60厘米的土壤中,機組作業深度大、阻力大,如果機組帶作業負荷轉彎調頭,牽引部分機具的機械部件就容易變形和損壞或加快磨損,所以機組作業距離地頭1-2米的時候,需要轉彎時,必須在直線行使狀态時,先提升機具再調頭行駛,絕對不能帶作業負荷轉彎調頭,不然,牽引部分機具處在地下20-65厘米處的機械部分就會受到巨大扭矩,造成牽引部分機具的機械部件的變形和損壞或加快磨損。
4、在晚秋初冬季收獲的約占80%,由于秋季雨水較多,土壤濕度大,作業阻力小,但土壤粘度大,清選分離困難大,因而收獲機速度要慢。對于薯類收獲機收獲配套動力一般為50-80馬力的輪式拖拉機,駕駛員選擇Ⅱ、Ⅲ檔位比較合理,采用油門要适當,發動機轉速控制在1500-2000轉/分鐘,否則,振動篩運動頻率過高,運動件容易損壞。前進速度控制在8-10公裡/小時,過高過低都不合适。
薯類收獲機大大降低了薯類的破損率,同時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薯類收獲機經懸挂架固定在拖拉機後懸挂上,變速箱經其上的動力輸入軸與拖拉機上的輸出軸相連接,開動機器,松土鏟插入土壤中,将的薯類從土壤中鏟出,薯類連同土塊進入振動篩上,對包裹薯類的土塊進行振動操作,振動掉一部分土塊,振動後的土塊和薯類進入前傳輸帶上,再漏掉一部分土塊,前傳輸帶用水平防漏杆和垂直拔杆将土塊和薯類送入到壓輥組中,對大的土塊進行一步的輾壓,經過輾壓處理後的土塊和薯類進入後傳輸帶上,壓碎的土塊經後傳輸帶漏掉,後傳輸帶将薯類送入回收箱内,完成的挖掘回收,水平防漏杆可對薯類進行99%以上的回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轉動回收箱,并打開後側闆,将倒入其他裝運設備中。還可根據當地土質及土壤幹濕程度自行調換篩網。